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再次提及伊朗核问题,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在这场讲话中,特朗普不仅批评了拜登政府对伊朗的“绥靖政策”,还重申了他执政时期“最大施压”战略的合理性,称“如果我们还在执政,伊朗早已放弃核野心”。
特朗普的这番表态并非孤立,而是伴随着近期伊朗在核领域动作频繁的背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显示,伊朗的高浓缩铀储量再次上升,逼近可制造核武器的门槛。在这一敏感时刻,特朗普的言论被广泛解读为为2024年总统选战预热,同时也是对中东政策的一次再塑造尝试。
在发言中,特朗普重申伊核协议“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协议之一”,并表示如果再次入主白宫,将推动“彻底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机制”。他还暗示,不排除动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所有选项”,以遏制伊朗的核计划。
这一强硬表态立刻在美国政界和国际社会中引发激辩。支持者认为,特朗普的态度清晰、果敢,能有效遏制伊朗的核野心;批评者则指出,这种“火药桶式”的外交风格可能加剧地区局势紧张,令原本脆弱的中东安全格局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伊朗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回应称,美国无权干涉其和平利用核能的主权,特朗普的威胁性言论“不过是过时的政治宣传”。伊朗官方媒体更称,特朗普的发言意在转移其在美国国内面临的法律困境和政治危机。
特朗普回应伊朗核问题,无疑再次点燃了全球对中东局势的担忧。未来局势将如何演变,不仅关乎美伊之间的博弈,也将在更广泛的国际安全框架中留下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