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街头巷尾流传着“扶不扶”的灵魂拷问。老人摔倒,路人犹疑;孩子跌跤,众人冷眼旁观。不是人情淡漠,而是讹人之风令人心寒。一句“是你撞的”,胜过万语千言的辩白。几十块医药费的讹诈,毁掉了人间信任的地基。如今,中央正式下令:关闭“扶人讹钱”的法律空白,堵住道德勒索的黑洞。
这道命令不只是“别讹人”那么简单,而是将讹人行为正式纳入打击范畴。司法系统将在关键环节中设立责任倒查机制,对恶意讹人者依法严惩。不再让“谁扶谁倒霉”的逻辑绑架公共善意。
政策一出,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正能量评论:“终于能安心扶人了!”、“这个命令,晚了十年也比没有好!”而一部分靠“碰瓷”敛财的人则如坐针毡,不少人连夜删视频、注销账号,生怕被秋后算账。
此前,一些地方悄然推行“行善免责”“公共场所监控回溯”等机制,但始终未能形成全国统一制度。此次中央下令,等于在道德困境中安插了一根“钢筋”:扶人不再是勇敢者的冒险,而是一个可以被制度保障的选择。
或许未来的街头,搀扶的手不再颤抖,摔倒的人不再绝望,“碰瓷”二字将逐渐被扫进历史的尘埃里。而这场迟来的“信任革命”,终于有了正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