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伊朗近日首次公开承认对以色列目标使用集束导弹,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是伊朗武器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更可能成为改变地区军事格局的导火索。
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斯兰革命卫队于近日对以色列北部的一个军事基地实施打击,首次使用了自研的“撒拉米-6”型集束导弹。这种导弹在空中爆炸后可释放出数百枚子弹药,具备广泛杀伤和区域压制能力。伊朗方面宣称,此次行动是对以色列越境空袭叙利亚境内伊朗顾问人员的一次“正当回击”。
以色列军方随后证实确有导弹落入其北部地区,并造成数人轻伤及一定程度的军事设施损毁。以色列国防军迅速进行了反击,对叙利亚南部多个与伊朗相关的军事目标展开空袭。双方均未显示出有缓和迹象,反而有进一步升级之势。
此次伊朗首次动用集束武器,意义重大。集束弹药在国际上长期处于争议之中,联合国已有百余国签署禁止使用的《集束弹药公约》,但伊朗与以色列均非缔约国。此举无疑打破了此前该地区较为“常规化”的交火规则,释放出强烈的战术升级信号。
更为关键的是,伊朗此举也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伊朗在向美国和以色列传达“红线”——如果伊朗军事存在再遭打击,伊方将不惜动用更强杀伤性武器回应。同时,伊朗也希望借此向其地区盟友展示自身威慑力,强化在“反以联盟”中的领导地位。
在当前加沙战事仍未平息、黎以边境冲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伊朗和以色列的直接军事摩擦将进一步加剧整个中东的动荡。不仅周边国家紧急召开安全会议,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也迅速发声呼吁克制,担忧局势滑向不可控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