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凌晨,一场震撼全球的军事对抗在中东上空骤然爆发。伊朗宣称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总数高达370枚。面对如此密集的打击,以色列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以一种近乎“硬抗”的姿态,展现出其多年构建的“钢铁穹顶”防御系统的真正威力。
据以军方面透露,这轮攻击中,超过九成的导弹在空中被成功拦截。其中绝大多数被“铁穹”系统化整为零,一部分更是由更高层级的“箭-3”和“弹簧刀”系统精准锁定后在高空摧毁。尽管仍有部分导弹突破防线,在以色列南部和中部造成零星破坏,但整体损失远低于外界预期。
军事专家分析称,这是自“铁穹”系统部署以来,以色列首次面临如此密集、持续时间长、发射源广泛的饱和式导弹攻击。伊朗此次动用了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无人机在内的多种打击平台,意图通过“数量+突防”形成压倒性优势。然而以色列方面依靠快速反应的指挥系统、立体防御网络和美国提供的实时情报支持,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防御效果。
与此同时,民众在导弹袭击来临前数秒收到警报,快速进入防空掩体,这也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以色列社会虽处于高压之中,但全民动员的韧性也再次显现,民众对于危机的应对已呈现高度纪律化。
外界普遍认为,这场以色列“硬抗”370枚导弹的行动,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对抗,也是一场心理与技术层面的博弈。在冲突阴影未散的中东大地上,这一幕或许只是更大风暴前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