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空力量的现代化进程中,歼15和歼20是两款备受瞩目的战斗机。一个是驰骋海天的舰载机——歼15,一个是代表中国隐身空战技术巅峰的第五代战机——歼20。这两者虽然都承载着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希望,但它们的设计理念、作战环境和任务目标却有着本质区别。至于“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比拼,而是一场体系化作战思维的较量。
平台定位的差异:海天与空天
歼15是中国第一款实用化舰载战斗机,其任务是保障航母编队的制空权、实施海上打击以及对地攻击。它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辽宁舰、山东舰甲板上,被誉为“航母雄鹰”。它是在苏-33基础上改进而来,经过多项国产化升级,具有不错的综合性能,尤其在近距格斗和弹药挂载上有一定优势。
而歼20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拥有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和强大信息化能力。它的设计思路强调远距截击、隐身突防和网络作战,是典型的空中优势战机。它不仅是空军的“空中利剑”,更是对美军F-22与F-35的直接回应。
技术性能的对比:传统与未来的分界线
歼15采用的是传统布局和涡扇发动机,虽然进行了大量国产化改进,但仍属于第四代战斗机范畴,其隐身能力有限,主要依靠航母编队的整体战术配合来发挥战力。
相较之下,歼20则是名副其实的五代机。它采用鸭式布局、隐身设计以及双发动力系统,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和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信息整合能力。歼20配备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新一代空空导弹,如霹雳-15,能够在尚未进入敌人雷达范围时先敌开火。
实战运用的场景:协同与分工
在现代战争中,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任务并不重叠,歼15和歼20各自服务于完全不同的作战平台。歼15是航母打击群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制空掩护与海上攻击能力。而歼20则是国家领空防御与远程投送战略的核心,可以执行反隐身、远距截击等高强度任务。
当海空一体化作战成为主流,歼15与歼20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作战体系中,形成互为补充的“高低搭配”组合。例如在对敌远洋打击中,歼20可能负责清除敌方空中威胁,为歼15释放更大的作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