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袭打破了伊朗中部的宁静。据伊朗国家电视台初步报道,一处位于伊斯法罕省境内的核设施遭遇来自以色列的精确打击,爆炸声在设施周边持续数分钟,引发区域电力中断与人员疏散。
这并非以色列第一次出手针对伊朗的核目标,但此次袭击的力度与精准程度,在区域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据以色列国防军未具名官员透露,这次行动被称为“夜鹰行动”,旨在摧毁伊朗近期加速铀浓缩的核心技术设备。以方强调,该次空袭是对伊朗“持续违反核协议和资助地区恐怖组织”的回应。
伊朗方面则迅速发出强烈谴责。伊朗革命卫队声明称,以色列的侵略行为“赤裸裸违反国际法”,并誓言将采取“对等且果断”的反制措施。伊朗原子能组织随后通报称,核设施主要建筑未遭严重破坏,部分外围设备受损,但铀储存区“安全无虞”。
国际社会对此迅速作出回应。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美国虽然未公开表态支持此次空袭,但白宫发言人强调“以色列有权自卫”。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中国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防止局势全面失控。
此次空袭的时间点极为敏感,恰逢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新一轮核查谈判之际。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此举不仅是军事打击,更是政治宣言,意图破坏伊朗重返核协议的外交进程,借此稳固其在中东的战略威慑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袭击发生前的48小时内,以色列空军频繁出现在叙利亚与黎巴嫩空域,疑似为本次远程打击做热身演练。此外,有传言称,以色列使用了新一代“蓝色雷霆”导弹,具备高穿透力与电子干扰能力,可对付伊朗的地下核掩体。
中东的夜空再度被战火点燃,而随之而来的政治地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