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 年 5 月 7 日傍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专机在历经波折后,终于降落在莫斯科。此次行程可谓困难重重,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 “技术原因”“政治敏感性” 等借口拒绝其专机过境,试图阻碍武契奇前往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胜利 80 周年庆典。但武契奇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他曾宣称 “即使天塌下来,我也要去莫斯科”,最终通过绕道阿塞拜疆的方式,成功抵达目的地。
抵达莫斯科后,武契奇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诚挚感谢俄方的热情款待。而在红场,他面对媒体发表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讲话。他强调:“数千万人的牺牲换来今日和平,我们绝不允许篡改历史。” 武契奇还自豪地表示,塞尔维亚在二战期间从未以鲜花和掌声迎接侵略者,其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立场坚定且 “不容置疑” 。
回顾此次事件,武契奇的莫斯科之行早在数月前便已公开宣布。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欧洲地缘政治局势愈发复杂,塞尔维亚作为欧盟候选国,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欧盟委员会此前警告塞尔维亚,武契奇参加莫斯科的胜利日庆典可能会使塞尔维亚的入欧谈判变得复杂。然而,武契奇并未因此退缩,他在多种场合都明确表示,将履行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承诺,哪怕这一行为可能激怒欧盟。
武契奇此次排除万难抵达莫斯科并在红场发声,有着多方面重要意义。从历史角度来看,塞尔维亚在二战期间与苏联红军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这段历史是塞尔维亚民族的骄傲。武契奇强调不允许篡改历史,是对本国历史的尊重与捍卫,也是对那些试图歪曲二战历史、淡化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巨大贡献的势力的有力回击。在当前国际环境下,部分西方国家存在歪曲历史、美化纳粹等不良倾向,武契奇此举捍卫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从外交层面而言,武契奇的行动彰显了塞尔维亚外交的自主性。尽管面临来自欧盟的警告和北约的潜在压力,塞尔维亚并未在大国博弈中随波逐流,而是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武契奇以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塞尔维亚不会轻易屈从于外部压力,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立场。这一行为有助于维护塞尔维亚的国家主权和尊严,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欧盟 “能源脱俄” 路线图以及北约持续东扩的背景下,塞尔维亚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在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寻求平衡,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利益。
武契奇在莫斯科红场的发声以及他此次排除万难的访俄之行,无论是对塞尔维亚本国,还是对地区乃至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武契奇的政治勇气和担当,也为其他在大国博弈中寻求自主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范例。未来,塞尔维亚在武契奇的领导下,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继续维护国家利益、坚守历史正义,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