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个中东地区的战略重地,其导弹发射地一直是全球情报机构和军事观察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从地理到战术,从地堡到移动平台,伊朗构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导弹发射网络,而这张网络的核心在于“分布隐蔽、快速转移、战略欺敌”。
首先,伊朗拥有众多固定导弹基地,大多建于扎格罗斯山脉和厄尔布尔士山脉中。这些山地地形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便于修建地下发射井和庇护所。例如在霍尔木兹甘省、法尔斯省等地,就有数个据称深藏山体内的导弹仓库和发射阵地。这些“地下堡垒”能够抵御巡航导弹与空袭,被认为是伊朗“以防御求生存”的战略缩影。
其次,伊朗大量部署移动导弹发射车(TEL),特别是在中部沙漠和高原地带。这类车辆具备隐蔽、快速部署与迅速撤离能力,使得发射平台难以被敌方锁定。伊朗常在鲁卜哈利沙漠边缘地带和伊斯法罕-亚兹德走廊附近进行导弹测试,甚至通过伪装手段,将导弹发射车藏于普通卡车或集装箱中。
此外,伊朗还在波斯湾沿岸和霍尔木兹海峡一带设有弹道导弹和反舰导弹阵地。这些地带不仅便于威慑美军舰队,还能快速发射“霍尔木兹-2”或“卡德尔”系列导弹,对海上目标实施打击。据伊朗革命卫队所言,一旦局势紧张,他们能在数分钟内从海岸线多点同时发射导弹,营造“饱和打击”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近年来持续强化无人机与导弹的联合发射能力。有些导弹系统部署在民用机场、农业大棚、甚至是高速公路旁的“临时阵地”中,以达到“平战结合”的战术效果。这种“非传统发射方式”正是伊朗在制裁压力下发展出的不对称作战典范。
伊朗的导弹发射地,从未是单一静态的“坐标”,而是动态分布、灵活多变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山脉深处的钢铁地堡,还是在沙漠腹地的流动阵地,这些发射点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以迅速响应的火力网络,也是伊朗维护其地区战略威慑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