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桩看似平静的婚姻中,93岁的李老先生近日将85岁的老伴王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解除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关系。这起引发广泛关注的“迟暮离婚案”,让人重新审视老年婚姻中的那些被忽视的裂缝。
据了解,李老先生和王女士年轻时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后共育有三子,生活节俭、相互扶持,曾被邻里称为“模范夫妻”。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彼此之间积压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李老先生表示,晚年生活中两人缺乏沟通,王女士性格强势,在家庭事务中不容置喙,自己长期处于“沉默服从”的状态。
李老先生称,近年来自己因病常年需要照护,王女士却屡次冷言冷语,甚至在亲属面前贬损他的尊严。他曾多次尝试和解,但均未成功,最终在子女的调解无果后选择提起离婚诉讼。
王女士在庭上情绪激动,表示自己操持家务一辈子,如今被反咬一口,“做人做到八十多岁,却落得一个被抛弃的下场。”她否认存在过激言行,称李老先生晚年情绪反复,且受周边人挑拨才萌生离婚念头。
案件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婚姻质量”的广泛讨论。有心理专家指出,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对情感陪伴和精神价值的追求逐渐增强,而传统观念中“老来离婚是丢脸”的观念正在松动。尤其在一些婚姻缺乏感情基础、沟通长期失衡的背景下,老人离婚虽然令人唏嘘,却也反映出他们对尊严和内心平衡的诉求。
目前法院尚未作出判决,但这起案件已经成为社会观察老年婚姻状态的一面镜子。从“白头偕老”到“老年诉离”,每一段婚姻背后都有无法轻描淡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