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特朗普一向以“不可预测”著称。虽然他已不再是现任总统,但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逼近,其在外交政策上的表态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近期,特朗普在多个场合强硬批评拜登政府对伊朗的“软弱立场”,并暗示若他重返白宫,将重新评估对伊朗的“容忍政策”,甚至不排除动用“军事手段”的可能性。
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任期内曾果断下令发动针对伊朗革命卫队高官苏莱曼尼的无人机袭击,令中东局势一度骤然紧张。如今,他再度放风可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无疑是想再次以“强硬手腕”博取选民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尽管拜登政府试图重启伊核协议谈判,但伊朗的浓缩铀活动已接近武器级别,而美国内部鹰派声音则不断施压要求采取更具威慑力的手段。特朗普则抓住这一机会批评对手“无能”,并强调只有“真实的威胁”才能令伊朗“有所收敛”。
此外,特朗普的亲以色列立场也是背后推动力量之一。在他看来,与伊朗的敌对关系不仅是一种国家安全策略,更是稳固美国国内犹太选民和福音派群体支持的重要筹码。而当前以色列与伊朗关系持续恶化,也为特朗普制造了新的舆论窗口。
当然,战争从来不是轻率决定。即使特朗普本人有着激进言论,真正付诸行动仍需权衡各方利益。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尚未结束、美中对抗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是否有能力和意愿同时在中东再次投入军事资源,仍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的任何一番言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都不容忽视。尤其当“军事行动”再次被他挂在嘴边之时,中东的风雨似乎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