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横行的时代,最近比较火的“成功学大师”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些大师们,有的穿着考究、开着豪车,有的满口金句、声嘶力竭地喊着“相信你自己”,更有甚者,在一间租来的五星级酒店会议厅里,收着上万元的门票对台下听众说:“你穷,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从“心灵鸡汤”到“财富自由”,这些成功学大师们不断升级他们的话术,从“坚持梦想”进化到了“躺着赚钱”,从“改变思维方式”进化到了“打造财富密码”。他们懂得迎合焦虑,善于收割流量,在普通人最感无力的时候出现,说着似是而非的道理,贩卖“看起来很励志”的希望。
但这一波热度,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曾跟随这些大师的人,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曝光被骗的经历。花了几千元听课,却发现课程内容就是抄来抄去的语录;交了几万元报班,承诺的“导师一对一指导”最终只换来一堆空话模板。另一方面,一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被媒体扒出“并不成功”的过往:欠债跑路、学历造假、创业失败……
尽管如此,这类“大师”并未消失,只是换了新包装。他们更擅长打造“人设”,把自己打造成“情绪价值导师”“商业模式解析专家”“创业陪跑者”。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以新的面孔讲着同样的故事——用三分钟视频、十个热词、一个案例,构建起一套“你也可以成功”的叙事迷宫。
为什么这类人始终能火?因为焦虑不曾停止。当下的年轻人面对内卷、失业、低薪,往往更容易被“捷径”的幻觉所诱惑。而这些“成功学大师”,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把它变现成自己的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