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航空安全日趋重要的今天,印度空军和民航系统却频频曝出“摔飞机”事件,令人对其航空体系产生疑问。从训练机到战斗机,从民用航班到军用运输,印度近年的坠机记录几乎构成了一份“摔飞机年鉴”。
根据公开资料,印度空军在过去几年中多次发生苏-30、幻影2000、米格-21等战机坠毁事故。其中米格-21更被印度网友称为“飞行棺材”,因为自服役以来已造成数百起事故。在2023年5月,一架米格-21在训练时突然坠毁,导致飞行员当场死亡,引发民众对老旧机型继续服役的强烈不满。而在2024年初,两架苏-30和米格-29在联合演练时发生碰撞事故,更暴露出印度空军在联合飞行协调方面的管理漏洞。
不只是军方,印度民航系统同样问题频出。2022年印度某廉价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在起飞不久后就因起落架故障紧急返航,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实时播报飞机剧烈抖动,引发恐慌。此外,机场的雷达系统失灵、塔台通信中断等技术性失误屡屡出现,也令国际航空监管机构感到担忧。
综合这些事故背后的因素,老旧机型、技术升级滞后、飞行员培训不足以及制度管理混乱被普遍认为是印度“摔飞机”频发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大量依赖苏联遗产的背景下,印度在维护与现代化更新方面力不从心。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近年不断对外宣布采购新一代战机,并大力推动“印度制造”战斗机的研发计划。然而,从“光辉”战机至今难以全面替代老旧机型的现实看,印度要摆脱“摔飞机大国”的标签,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