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升温的中东局势中,以色列国防部近日公开声明称,伊朗已对以色列本土及其军事设施发动了连续11轮袭击。消息一出,全球舆论哗然,外交界也再次陷入对中东和平前景的深切担忧。
据以方军方发言人透露,这11轮袭击涉及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与无人机在内的多种武器类型,其中部分导弹在途中被以色列“铁穹”系统拦截,另有几枚击中目标,造成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以军称,伊朗方面正通过多层次的武装代理与技术支援加大对以色列的军事压力,这已不再是“象征性威胁”,而是实质性冲突的延伸。
以方还特别提及,这轮攻击与近期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的紧张局势密切相关。以色列方面认为,伊朗正借助其在中东的多元势力布局,意图打破地区军事平衡,进一步在地缘战略上形成“包围式威慑”。以色列国防部长也在最新演讲中表示,“以色列已做好全面应对准备,任何挑衅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而伊朗方面则尚未正式回应此次指控。尽管德黑兰在此前的一些场合中表示会对“以色列在叙利亚的行动做出回应”,但是否真如以方所述发动了11轮密集打击,仍需更多情报验证。不过,从双方的历史博弈和近期言论来看,这场“以伊对抗”显然已进入一个更高烈度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对此次紧张局势也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防止局势失控;而美俄等大国则在幕后频繁展开外交接触,试图避免局部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随着11轮袭击的信息被不断披露,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也被推向了又一轮动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