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先后在不同场合表态,均未排除未来重启与伊朗核谈判的可能性。这一罕见的“共识”信号在国际舞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中东局势不断升温、伊朗核计划引发西方焦虑的背景下,普京与特朗普的表态被视为重新塑造美俄伊三边关系的风向标。
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表示,俄罗斯始终主张以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愿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合作推动新一轮对话。他强调,伊朗作为重要的地区国家,其合法权益不应被忽视,同时也应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地区安全。
而在大西洋彼岸,特朗普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则语出惊人:“如果我再次入主白宫,不排除与伊朗重新谈判核协议。”这一表态虽未明确承诺,却明显暗示其在中东政策上或将走出与拜登政府不同的路径。特朗普此前在任内退出了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引发国际社会激烈反应。
此番两位强人几乎同时释放谈判信号,引发诸多猜想。一方面,俄罗斯在当前与西方对抗的背景下,或意图借伊朗问题缓解孤立局势;另一方面,特朗普则可能试图为其2024年大选造势,彰显其“重塑世界秩序”的战略野心。
伊朗方面也并未对此置若罔闻。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伊朗始终欢迎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谈判,但不会在威胁与制裁下低头。这一回应显露出伊朗在强硬与灵活之间的外交平衡术,也为潜在的对话留下了余地。
当前,美国、俄罗斯与伊朗在叙利亚、能源市场、军事部署等多个领域相互牵制、博弈不断。如果美俄两国在伊朗问题上形成某种程度的协调,无疑将对中东局势乃至全球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中方的斡旋角色也可能愈发重要,为伊朗谈判重启提供另一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