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口秀新秀到综艺常客,李雪琴用她那句“你好,XX,我是李雪琴”在互联网打下了第一块地基。几年来,她的形象经历了从“土味网红”到“情绪管理大师”的转变,而网友对她的评价也始终在真实、争议和认同中摇摆。
有网友说:“她不像明星,更像我们身边那个总能一语中的的朋友。”这种“熟人感”,正是李雪琴在综艺、播客、短视频中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她会自嘲北大学历没啥用,也会坦白说自己有抑郁症,让观众在笑声背后看到了某种真诚。
当然,也有网友持保留态度:“她说话没啥技巧,全靠个性撑场面。”有人批评她的段子重复、自我设限、情绪化表达太多。但奇怪的是,这些“缺点”似乎也成了她圈粉的原因——在一个讲究“完美人设”的娱乐圈里,李雪琴的不完美,反倒更让人放心。
尤其是她对“成功”和“快乐”的定义,经常被网友当作“社交网络金句”。比如她说,“我不是非要赢,我只是不想一直输”,这句话一度刷爆评论区,被打上“打工人语录”的标签。
不少网友也注意到,李雪琴虽然自称“佛系”,但实际上她对内容的控制力、对舞台的敏感度都极强。从《脱口秀大会》到《毛雪汪》,再到各种线下演讲、公益发声,她已经不再只是“网红”,而是真正地用幽默探索严肃议题的人。
评价她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分化。但有一点似乎得到了共识:她不是标准答案,但她代表了一种选择——不用伪装,也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