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伊朗高调宣布其铀浓缩活动突破国际协议限制以来,“伊朗核弹威胁引爆全球”这一警告不再只是西方媒体的危言耸听,而是现实政治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轮廓。德黑兰方面虽然否认拥有核武器的意图,但频频试射远程导弹、展示核技术成果的行为,正在不断激化全球安全格局的不稳定性。
中东地缘政治如同堆满干柴的房间,而伊朗的核进程就是那根可能点燃一切的火柴。以色列方面多次表态“绝不容许伊朗获得核弹”,甚至在国际舞台上推动对伊朗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也在加强导弹防御和核能开发,形成了新一轮地区性军备竞赛。
美国方面,拜登政府在外交和威慑之间进退维谷。一方面试图通过谈判恢复伊核协议,另一方面又在波斯湾部署更多军力以安抚盟友。欧洲国家虽然力求维持协议框架,但对伊朗的“不合作态度”感到越来越无力。而俄罗斯与中国则试图在这一局势中扮演调停者与战略牵制者的双重角色,使整个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核威胁不仅是一国对一国的战略博弈,更是一种心理战与全球安全的共同挑战。在联合国日渐式微的国际合作机制下,伊朗核问题正在撕裂多边体系的最后希望。一旦中东爆发因核问题引发的全面冲突,其震荡效应将远远超出地区范围,甚至可能波及全球能源市场、难民问题、宗教冲突乃至国际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