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手机的降价消息在社交平台和各大电商平台引发热议。这个曾经代表着“高端”和“价格坚挺”的品牌,如今频频打出价格战的旗帜,让不少果粉和消费者感到既惊喜又疑惑。
回顾过往,苹果一向是“价格稳如泰山”的代名词。无论是新机上市还是旧款清仓,苹果的价格曲线都不像其他品牌那样波动明显。然而,这一现象正悄然改变。进入2025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苹果在多个渠道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降价促销——不仅旗舰型号iPhone 15 Pro系列价格松动,就连中端型号iPhone 14和13也纷纷下调。
这种策略转变背后,显然有着复杂的市场背景。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逐步饱和,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另一方面,国产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等不断提升高端产品竞争力,甚至在部分技术指标上反超苹果。这一系列压力,或许促使苹果不得不改变以往“高冷”的定价策略,主动释放价格红利以稳固市场份额。
当然,苹果的降价并非“自降身价”,而是其全球策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敏感度远高于西方市场。面对华为Mate系列的强势回归,以及一众安卓旗舰的持续冲击,苹果显然意识到,如果不主动让利,可能真的会在高端市场丢掉阵地。
与此同时,降价策略也带动了线上销量的爆发。不少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降价消息公布后的短短几天内,苹果手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数倍。有网友甚至调侃:“这才是真正的‘真香定律’。”而更多曾经犹豫不决的潜在用户也开始“上车”,毕竟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苹果,谁不心动?